1. <li id="dtjml"><ruby id="dtjml"></ruby></li>
    2. <td id="dtjml"><strong id="dtjml"></strong></td>

            1. <li id="dtjml"></li>
              1. 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 > 西寧科技資訊

                我國學者兩天內新發現三個不同類型近地小行星

                  人民網北京2月17日電(趙竹青西寧科技資訊)據國度天然科學基金委網站西寧網站扶植問答新聞,在國度天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下,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趙海斌研究員向導的團隊在2017年1月發明了3個近地小行星2017 BK3、2017 BL3、2017 BM3,這是繼2016年11月2日該團隊初次發明具有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2016 VC1后的又一新發明。

                  自2013年2月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近地小行星撞擊變亂后,國際社會增強了對近地小行星的發明、監測和預警互助,并于2013年12月經聯合國大會核準成立了國際小行星預警網(International Asteroid Warning Network,IAWN)。紫金山天文臺一直致力于近地天體的觀測研究,在國際近地天體監測研究范疇中有肯定的國際職位。

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1月21日,該團隊發明了一個Apollo型近地小行星2017 BL3,這是一個對地球組成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(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,PHA),2017 BL3的絕對星等為20.3等,與地球的近來間隔為0.0026個天文單元(約1個地月間隔),是迄今為止我國發明的間隔地球軌道近來的近地小行星。同日還發明的另一顆Amor型近地小行星2017 BK3。1月22日,該團隊又發明了一顆Aten型近地小行星2017 BM3,因為Aten型小行星的軌道半長徑比地球軌道小,大部門時間與太陽的角距小,尤其難于從地球上觀測發明,而在兩天中同時發明三種類型的近地小行星異常稀有。

                  Amor型小行星近日距大于地球的遠日距且小于1.3個天文單元,與地球軌道不交叉,不會對地球組成威脅;Apollo型小行星軌道半長徑大于1個天文單元,Aten型小行星軌道半長徑小于1個天文單元,均和地球軌道產生交叉,對地球組成威脅。

                  圖2017 BK3、2017 BL3、2017 BM3和類地行星軌道圖


                本站所有文章,如需轉載,請注明:轉自西寧網絡公司[http://www.nomorepanicattack.com]
                原文地址:http://www.nomorepanicattack.com/show/443/
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:英國謝菲爾德大學首次在華招收3D打印方向碩士博士 下一篇:中科院成功研制激光掃描實時立體顯微鏡

                西寧科技資訊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午夜成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
                  1. <li id="dtjml"><ruby id="dtjml"></ruby></li>
                  2. <td id="dtjml"><strong id="dtjml"></strong></td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<li id="dtjml"></li>